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切实发挥“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模范作用,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中国足球彩票:主题教育的部署要求,大力探索“党建+”育人、“党建+”科研、“党建+”社会服务等新路子,以走在前列的政治自觉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
强化党建引领聚合力
坚决扛起党建工作“第一责任”,把开展好主题教育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制定系列方案,一体推进各项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一是强化班子带头。班子成员积极参加专题读书班,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集中自学、现场研学、研讨交流11次;确立“构建学院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的路径”调研主题,围绕思政工作、学科建设、科研创新、教学管理等方面组织召开调研座谈会6次,针对师生反映的实情,结合班子自我剖析,形成调研问题清单、推动发展清单、检视整改清单,制定整改计划书和时间表和具体整改举措。二是夯实支部基础。深入推进院党委、党支部、党员“三级联动”机制;遴选优秀教师党员兼任学生党支部“第一书记”;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教职工党支部结合“党建+学科”打造特色,学生党支部结合“党建+专业”打造特色;将理论学习贯穿到党支部“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常态化活动中,开讲支部党课53次,1800余人次观看理论教育片;通过教师领读、师生共读、朋辈伴读等多种形式,在共学共研氛围中,实现主题教育全覆盖。三是凝聚全员共识。坚持将每周四作为教职工理论学习日,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师德师风论坛、教学研讨、学术沙龙、教工之家等活动,在思想引领、情感关怀中不断强化教职工主人翁意识,凝聚助推学院事业发展向心力。
紧扣立德树人添活力
将主题教育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起来,探索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教育教学模式,打造“五心”育人体系,全面引导大学生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一是以思政教育涵养爱党爱国、胸怀天下之正心。完善“青年大学习”机制,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党校、团校、“青年研习社”等学习平台,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等主题党、团日活动,举办“思政有‘聊’更有‘料’”主题师生茶话会,引导青年学生不断深化爱国之情、树牢强国之志、砥砺报国之行。二是以经典教育涵养博文约礼、疏通知远之润心。建立“班导师+弘毅导师”双导师制度,给每个本科生分配一名弘毅导师,既使学生从入校之初就进导师的科研组会、读书会,也使导师切实担负起培养教育引导的职责。从经典课程、读书沙龙、研讨组会、古典研究、会议论坛五个方面构建“五位一体”经典研读教育体系。“以书为友,青春同行”、文学经典流颂、“字里行间”书影分享会、同伴学习月等活动吸引大学生广泛参与。三是以实践教育涵养关爱社会、笃实力行之亮心。学院积极搭建专业实习、学科竞赛、暑期“三下乡”、区校共建社区志愿服务等实践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天地。今年,共派出17支实习队赴幼儿园、中学、特殊学校开展教育实习;组织16支暑期实践队奔赴全省各地开展“三下乡”活动;与湖南省少儿图书馆、麓枫社区等合作开展志愿活动67次,服务950余人,参与志愿者达550余人次,志愿总时长3000余小时。四是以心理健康教育涵养阳光开朗、活泼进取之健心。学院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漫灌”与“滴灌”相结合,不断健全“教育为先、预防为主、及时发现、有效处置”的心理健康预防与教育机制,打造了一支分布广泛、可信可靠的朋辈心理辅导员队伍,形成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团体心理辅导、个体心理访谈、心理健康趣味运动会和心理健康教育调研“五位一体”心理健康关爱实践体系。积极发挥心理学专业优势,承办学校“5?25心理健康文化节”“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等活动,组织学生赴社区、乡村、特殊学校、儿童福利院、敬老院等开展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心缘守护”——心理健康教育公益计划项目获湖南省“雷锋杯”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银奖。五是以生活教育涵养拥抱生活、守望相助之暖心。以主题教育为契机,聚焦学生急难愁盼的问题深入抓整改,自筹经费1000万余元对教学大楼进行整体提质改造,专门设置书吧、学习资料寄存柜、学生电动车停车区域,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对待生活困难、学业困难、心理困惑、毕业困难等“四困生”,学院在资助帮扶之外,大力引导同学之间相互关爱,实施“阳光进寝”、“朋辈领航”、学生党员“1+1”帮扶计划,使学生在守望相助中增强奉献精神、磨砺仁爱之心。
聚焦使命担当强动力
将主题教育与事业发展结合起来,着力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一是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夯实发展之基。锚定将教育学科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学科的目标,切实加强教育学、心理学两个湖南省“一流学科”建设和教育学、心理学、学前教育等3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新增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链条、本硕博全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学科科研平台建设力度,新增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基地、乡村教育研究基地、学前教育研究基地、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基地等4个湖南省“十四五”教育科学研究基地。二是深化科研创新,巩固立身之本。实施“学科专业带头人+教学科研团队”培养模式,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推出高质量科研成果。近三年,新增国家级科研项目2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0项,在《教育研究》等高水平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84篇,专著、译著27部,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0余项,《新生代海归就业创业面临困难》《完善海外高层次人才政策,助推我省创新崛起》等智库报告得到中央、省委领导批示。三是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畅通发展之道。深度对接国家和湖南教育发展战略,大力服务教育改革实践。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铁芳提出中国少年培育理念,深耕旨在培养中国少年的基础教育改革,组建“中国少年培育联盟”,已建立覆盖17个省市的联盟基地学校13所、联盟学校76所,多所联盟校已发展为区域名校;传递中国少年培育理念的联盟微信公众号“刘铁芳人文教育”订阅用户达6万余人,创作的歌曲《中国少年》在今年央视“欢度六一儿童节”主题节目中播出。心理健康服务团队围绕健康中国战略部署,打造基于心理学教工党支部和学工部党支部共建的“心理育人”模式,着力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开通湖南省首家公益心理抗疫咨询热线,共服务人数近 8000 人次,调研报告《湖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与治理对策》获评湖湘智库研究“十大金策”。乡村教育研究团队先后在湖南省5所乡村学校建立研究基地,开展“点对点特色品牌”指导和U-C-S科研教学合作服务,在10个村落进行“家校村三教合一”乡村教育改造活动,相关改革成果获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