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是滋养莘莘学子成长的精神养料。如何用好这道营养丰富的“硬菜”,将丰富的党史资源转化为直入人心的育人力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烹饪出党史学习的多道“大菜”,为提升育人效果增加“新营养”。
用红色资源做出“风味菜”
“大家抬头看,教学楼东侧和北侧大楼楼体上至今依稀可辨密密麻麻的弹孔,这些伤痕记录着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记录着我校师生英勇抗战的爱国精神……”在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三号教学楼前,校史校情讲解团指导教师刘玉峰向学生们讲述着学校的历史。
在校外,资环学院黄懿梅老师带着环科专业2018级学生专程前往为新中国煤矿资源开采作出巨大贡献的铜川市王石凹煤矿遗址进行参观学习。
充分挖掘校内外红色资源,为青年学子量身定制党史学习的最鲜活教材——这样的“大课堂”既是学校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生动体现,也是学校将党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真实缩影。
学校课程思政培训团培训师、化药学院教师尹霞老师说:“实现党史学习与专业课中课程思政的‘亲密’接触,就是要将党史教育内容有机融入教学案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只有说到孩子们的心坎里,才能激发他们的内在力量,实现党史学习和专业学习最自然的融入。”
用灵活制度做出“创新菜”
从2017年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率先制度化且固定每周三下午五六节课全校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固定的时间,灵活的学习方式,让党史学习效果更有保证。
“小麦是国家的主要粮食作物。条锈病是小麦生长过程中最为严重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周三政治理论学习时间,一场主题为“保障粮食安全,贡献西农智慧”的党史学习教育暨劳动实践活动在眉县常兴镇杨家村小麦示范园的田间地头举行。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党支部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康振生为40余名师生党员及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代表上了一堂“麦田党课”。
康振生娓娓讲述两代科学家团队如何为我国小麦条锈病防控工作提出了一个又一个西农方案,有力保障了老百姓的粮袋子和国家粮食安全。
学校各学院和团委等学工部门开展了多项活动,丰富党史学习教育内容。“百名学子百图学党史”活动让本硕博不同学历层次的同学作为红色故事主讲人,将历史事件、红色记忆、重要论述变为特殊的“教材”进行讲述。
用切身体验做出“特色菜”
“这次比赛中,参赛同学讲述的都是我们熟悉的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先进模范,8分钟的故事讲解,从准备到上台都让我心潮澎湃,这是一次走心的教育,一次有力的感召。”参加学校首届党史故事讲解大赛获得一等奖的经管学院学生赵祎激动地说。
除了首届党史故事讲解大赛,学校还举办了首届学生党员微党课大赛。马克思主义学院张芬老师看完比赛说:“以‘小切口、大格局、正能量、易传播’的形式进行比赛,让学生讲好‘红色故事’、守好‘红色根脉’、用好‘红色资源’,对同学在学党史、懂党史、讲党史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一年一度的“三夏”劳动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80多年传承的优良传统。这个麦收季,学校总共有17个学院22个专业类别118个教学班的3391名大一学生进行“三夏”生产实习任务。第一次参加麦收活动的语言文化学院学生王垚丹说:“通过亲身劳动实践,我切身体会到了农业工作者的辛苦,学校小麦试验田走出了赵洪章、王辉、康振生等多位农业科学家和优秀共产党员,他们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了巨大的力量,我为我是‘西农人’骄傲。”